
▲東壩實驗學校內,一名家長帶著孩子準備離開。
8月中旬,北京關停24所打工子弟學校,市教委曾公開承諾“一個都不能少”,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分流安置。近日,各學校已陸續(xù)報到,被分流的孩子是否“一個都沒少”地安置好?有沒有孩子在關停大潮中被遺忘?接收他們的學校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如何?被關停的學校辦學者有沒有獲得相應補償?
本報推出系列調查報道,試圖回答“后關停時代”的種種問題,更希冀能共商打工子弟校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今天推出求學篇。
無奈走
反正六年級讀完也要回老家,北京讀不了高中,考不了大學。
8月26日下午,東壩實驗學校內依然書聲朗朗,校長楊勤站在辦公室外,無奈地看著房東派來的人在學校里丈量地基。
從8月15日搶先開學到現(xiàn)在,楊勤和學校的舉辦者一直希望能借助學生、老師、家長,甚至是媒體的關注,堅持下來,但這種希望即將破滅。楊勤很是傷感,去年期末考試時學校有1328名學生,現(xiàn)在只剩下不足300人。
學校被取締后,部分學生家長權衡之下,選擇讓孩子回老家就讀。當天下午3點,來自四川的打工者萬運春走進楊勤辦公室,為讀六年級的小兒子開具轉學證明,這已是當天楊勤開出的第11個回老家的轉學證明。
“反正六年級讀完了也是要送回老家,在北京既讀不了高中,也考不了大學?!比f運春說,之前因為孩子小,家里沒人照顧,所以一直帶在身邊,現(xiàn)在學校關了,就干脆把兒子送回老家。相比在北京進公立學校需跨過極高的門檻(包括五證、捐助款等),這些打工子弟想回鄉(xiāng)上學就容易多了,一些當?shù)貙W校甚至連轉學證明都不需要,回去即可入學。
接過楊勤開具的轉學證明,萬運春從褲兜里摸出一包煙,抽出一根遞給楊勤。被楊勤婉拒后,萬運春撓了撓頭,再次表示感謝后離開。
他告訴記者,兒子班上有好幾個孩子都回去了,他也已經(jīng)買好28日的火車票,要趕在開學前送兒子回家。
將上高年級的女兒送回了老家,6歲的小兒子則留在身邊。
據(jù)楊勤介紹,自從鄉(xiāng)里把要關停學校的消息散出后,要么因為接收學校路遠、要么對其環(huán)境和老師不滿意,學校里返鄉(xiāng)的學生過百。東壩鄉(xiāng)的其他3所被關停的打工子弟學校也表示,他們各自學校里回鄉(xiāng)的學生也都超過百人,占到學校人數(shù)的10%左右。
在朝陽區(qū)此次涉及關停的另外兩個鄉(xiāng)——將臺鄉(xiāng)和金盞鄉(xiāng)的情況也大抵如此。金盞鄉(xiāng)此次被取締的兩所打工子弟學校共有學生217名。負責接收兩個學校學生的是星河雙語學校金盞分校,校長方先生介紹,截止到26日,共有130余名學生辦理了入學手續(xù)并繳納了學費,除了去公立學校借讀的40人外,還有50多人尚未出現(xiàn)在學校。學校老師表示,其中有一半學生是不知情,其他的則是回鄉(xiāng)了。
在另一個打工子弟學校重鎮(zhèn)大興區(qū),情況也不容樂觀。得知學??赡荜P停后,大興西紅門鎮(zhèn)一批外來務工人員,已經(jīng)將孩子送回老家。
安女士來自河北定州,有兩個孩子,之前都在育紅學校上學。暑假得知學校將關閉后,她將已經(jīng)上高年級的女兒送回了老家,至于6歲的小兒子,安女士則留在身邊,“孩子太小,送回家也不放心”。
安女士就在育紅學校邊上做木工活,她指著一排平房說,在收到學校關閉的通知后,“好多孩子都回家上學去了,我這周圍就有10多個?!?/p>
育紅學校分管教學的校長陳先生說,該校生源回老家的有100多名。在另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建新莊實驗學校,校方說,該校因關閉風波回老家的學生也約有100名。
不能留
以100分計算,目前老家的鎮(zhèn)中心學??梢赃_到70~80分,而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只有50分。
學校環(huán)境差,老師水平低,一直是打工子弟學校飽受詬病的原因。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公益網(wǎng)站創(chuàng)辦人張志強介紹,在返鄉(xiāng)的孩子中,多數(shù)是父母認為學習成績還可以的。在他的眼里,如果北京的公立學校能打90~100分的話,那么目前老家的鎮(zhèn)中心學??梢赃_到70~80分,而北京的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學質量只有50分,在及格線以下。
白興義的孩子是朝陽區(qū)東北亞學校三年級學生,聽說東北亞要關停,他將孩子送回四川老家。在北京這兩年,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一直不錯,但作業(yè)卻做得一塌糊涂,學校有的老師口音濃重,“連我們都聽不懂,更何況小孩子”。
“是塊讀書料子”的孩子在生活基本能自理后,都被送回老家。
26日下午,五年級二班的學生家長張芳前興沖沖地來到校長楊勤的辦公室。他剛剛接到電話通知,讓女兒30日去大山子附近的高家園小學報名并參加考試。
意外地獲得邁進公立學校門檻的機會,張芳前很高興?!叭ピ囋嚢?,孩子成績還可以,考試各科都在90多分?!睆埛记罢f。
送走張芳前,校長楊勤搖了搖頭,“很難進,考試這關就過不了。”據(jù)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團此前表示,打工子弟學校學生小升初畢業(yè)成績平均分僅為15分。
相比之下,因為實行了義務教育,老家的學校,特別是鎮(zhèn)里的中心小學都獲得了財政撥款,無論從師資力量,還是環(huán)境設施都大大優(yōu)于打工子弟學校。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被父母認為“是塊讀書料子”的孩子,在生活基本能自理后,都被送回老家的公立學校讀書,為升初中、高中,考大學做準備。
重回頭
回家不適應,一半返鄉(xiāng)就讀的孩子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回來。
一些從小就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因回鄉(xiāng)后并不能適應老家的生活,而出現(xiàn)新的問題。自從接到二兒子所在學校將被取締的短信,劉英(化名)就整晚整晚地睡不著覺,她害怕老二重復哥哥命運,回鄉(xiāng)后不適應又二次返京,最終無法踏進大學門檻。
劉英家在河北省西柏坡。2001年,因為無人照料,劉英和老公帶著8歲的大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兒子一起來到北京。當時,大兒子一直在打工子弟學校念書,成績也不錯,還考上了陳經(jīng)綸中學望京分校。但1萬多元的贊助費把劉英的兒子攔在公立學校的校門之外。于是,劉英把大兒子一個人送回老家寄宿讀初中。
“我再見到他時,孩子被打得鼻青臉腫的,一個禮拜都沒敢上學,就在外面溜達?!眲⒂⑿奶鄣弥钡粞蹨I,開學不到半學期,就趕緊把大兒子接回北京,又回到打工子弟學校上了初中,最終沒能參加高考,只好上了一所職業(yè)學校。
張志強曾就二次返京的孩子進行專門調研,有一半返鄉(xiāng)就讀的孩子(特別是在北京出生和長大的孩子),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回來。
反復讓教育失去連續(xù)性,一些孩子成績因此下降。
離京、返京,這種反復讓教育失去連續(xù)性,一些孩子成績因此下降。除此之外,獨自返鄉(xiāng)的孩子由于沒有父母照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又多年邁,精力有限,往往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
黃梅這兩天一直守在東壩實驗學校門口,她的二女兒在這里讀一年級。黃梅說,無論如何,她都不會把孩子單獨送回老家。
2007年,黃梅把14歲的兒子送回重慶。但萬沒想到,幾個月后,她竟接到了兒子的死訊,14歲的兒子溺亡在距外婆家不遠的河里。
昨天,記者再次聯(lián)系到劉英時,她已經(jīng)作了決定,要陪小兒子一起回鄉(xiāng)。“哪怕我就種一塊地,只能糊口,也不能再耽誤孩子?!?采寫記者王碩 文靜 孫雪梅 商西 李巖 雷軍 攝影本報記者朱嘉磊 制圖吳尚楠)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