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7月13日電(記者白田田)湖南醴陵革命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拿出珍藏的《醴陵英烈》一書,一位位烈士的傳略記載在泛黃的紙張上?!吧硐仁孔?、馳騁沙場、英勇善戰(zhàn)、屢建殊功”的紅7軍將領李謙,以其22歲的年輕生命,留下了短暫而絢爛的一筆。
李謙,原名李隆光,湖南醴陵人。1909年出生于醴陵縣城一個店員家庭。1920年,考入縣立中學,受到進步思想熏陶,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和同學成立“社會問題研究社”,抨擊時弊,提出救國救民主張。
?。保梗玻茨甏海钪t和左權等同學離開家鄉(xiāng),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堂,后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黃埔支部成員。
1925年,李謙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他主動請戰(zhàn),協(xié)助“奮勇隊”隊長率領隊員爬梯攻城。7月編入國民革命軍第1軍,任連長。1926年調第6軍19師任營長,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中攻克南昌、南京的戰(zhàn)役。因戰(zhàn)功卓著,1927年4月升任第6軍19師2團團長。不久,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保梗玻鼓辏翟吕钪t回國,奉中共中央指示到南寧,任廣西第4警備大隊副大隊長,協(xié)助大隊長張云逸改造部隊,訓練中下級軍官,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12月參與組織百色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1縱隊司令員,參加創(chuàng)建右江蘇區(qū)。1930年4月底率部參加攻克黔東榕江縣城的戰(zhàn)斗。同年11月部隊在河池整編,任紅7軍20師師長。在敵人大軍“圍剿”之下,李謙率部轉戰(zhàn)湘粵邊界地區(qū),時而奔襲,時而固守,時而殺回馬槍,攻城略地,出奇制勝。他不僅作戰(zhàn)勇猛頑強,機智靈活,而且在斗爭最艱難困苦的關頭,總是用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忘我革命精神和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模范行動,來鼓舞部隊士氣,使紅20師越戰(zhàn)越強,成為紅7軍中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主力部隊。
紅7軍在北上轉移途中,由于連續(xù)作戰(zhàn),傷亡較大,1931年1月部隊進行縮編,李謙任紅7軍58團1營營長。2月3日部隊在粵北乳源梅花村被國民黨軍包圍,他指揮部隊英勇反擊,連續(xù)打退敵人的8次進攻。后親率一個排追擊逃敵,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年僅22歲。
巍巍青山埋忠骨。在粵北的大山深處,村民廖文成當時受紅軍之托,將李謙的遺體掩埋于自家屋旁。從此,廖氏祖孫三代人看護著烈士之墓,一守就是80多個春秋。2010年,李謙烈士墓被遷入樂昌梅花鎮(zhèn)的紅7軍革命烈士紀念園,廖文成孫子廖聰濟成為紀念園管理員,繼續(xù)守護著烈士英魂。
?
?
?
相關鏈接:
??趶团d城:四次修正“航向”錨定總部經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