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借兵助剿?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34中文网 www.zw34.cc,最快更新穿越而来的曙光最新章节!
屋内顿时死一般的寂静,众人都愕然当场,眼光投向发出声音的方向,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说话的人是安允县令周晋峰。
周晋峰这段时间其实在安南省也算得上风生水起了,由于东方港的髡人持续不断地给他送去不少的好处,首先是大批的山贼俘虏和首级,让他从北海换来了大量的银子;接着髡人的“商贸部”给了他一份特别文书,给予他进货一定数额时能够得到一定量的优惠,他虽然说没有做生意,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能将这份文书借给别人用,安允当地几个大户凑了几千两银子来给他,借走了这份文书,这些大户从交易中赚了多少他不知道,但是就从这些大户们每月都会给自己送来五百两银子的花销就能猜到他们肯定赚得盆盈钵满。他虽然也想要更多的钱,但是作为官员、读书人,他知道士农工商中商的等级是最低最劣等的,他不屑于去亲自从事这样的工作,只需要把一份文书租借出去,就能坐在家里来钱,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钱从哪里来的,他也不用操心,髡人没来之前他几年下来也就存了三百两不到的银子,为了想要在卸任之前存满自己的养老金算得上是想破头也是解决不了的,估计即便是能在卸任时存满十万两简直就是做梦。相比起以前每年收秋赋的时候,要从农民的收粮中敲骨吸髓地攫取为数不多的那么一点财富,还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现在这般简直是如同进了天堂一般。
而且髡人这两年来包揽了安允的粮赋——人家压根就不理会所谓的鱼鳞册上的记录,更不理会粮吏们的交粮要求,只是按照十税一的比例上缴了粮食。这个举动就让粮吏们非常尴尬了,根据武朝的赋税,即便是加上了现在的辽饷、剿饷和练饷之后,还得乘以三倍才到十税一。这样的举动让粮吏们的之前鱼鳞册上七涂八抹的那些各种各样只有自己能够看懂的标记已经完全丧失了价值,因为安允本地的土地基本上已经被髡人全部承包了,剩下没有承包的土地基本上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些土地的所有者自己费心费力打理,结果产量上比被承包出去的田地要少很多不说,还耽误了自己打工挣钱的几率,相比较之下,许多中小地主已经放弃了自营土地的选择,转而向农委会咨询是不是可以把手里的土地承包出去了。
有了髡人这么一折腾,让那些粮吏们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原本根据每亩地九厘银,折合到粮食也不到十斤。往年农民为了少交粮赋,粮吏们为了多收粮赋,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手法过招,什么大斗进小斗出、堆尖等手段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让一堆穷酸秀才在旁边尖酸刻薄地一通讽刺——他们当然有兴趣,因为读书人是不需要交一定份额内的粮赋的,这是武朝法律规定的。因此这些秀才们名下往往就有人投效,将田地转到秀才名下,能够合法避税。至于那些遇到灾祸卖地的老百姓,有时候黑心的买家会买通粮吏,在鱼鳞册上记上一笔,将田产过户而不将赋税过户,到了秋赋时分粮吏们照样找老百姓收税,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每年秋赋收下了,总要有不少百姓来到周晋峰衙门前鸣冤告状的,闹的他几个月都不得安宁。
但是现在髡人承包了土地,就连同上面的秋赋一块儿承包了,这次秋赋时人家直接运了好几千石粮食过来,把粮吏们弄得一头两个大,连存粮的地方都找不到,最后怯生生地跟送粮的髡人交涉看能不能换成银子。谁曾想带队的真髡竟然满脸笑容一口答应了,原来人家原本就打算用银子支付,只是不知道具体要多少银子这才不得不先带着粮食过来开路罢了,一听说可以用银子,二话不说就把粮食带回去了,第二天就带着一大车装满了银币的箱子过来缴税。这可就给周晋峰他们省事了,以前每年无论是收银还是收粮,都要搞得本地鸡飞狗跳,如果是收粮还好点,大家带着粮食去交就是了,但是如果是收银子,那么就必须要把自己的粮食先卖了换成银子。同一时间这么多人一起卖粮食,自然就卖不起价,所谓米贱伤农就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他周晋峰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任由那些粮贩子去随意侃价。不过现在髡人这里,种粮的是他们自己,粮食什么价他们自己说了算,反而不在乎粮价怎么变化。
没有了鸣冤告状的老百姓,也没有了为了粮食重量不均吵闹的佃户,更没有了每年被抓到衙门里催粮打板子站笼的“刁民”,今年的周晋峰倒是清闲得让他自己都觉得很不自在,因此经常到自己领地里去视察一番,这不视察不打紧,一视察才真的吓了一大跳。
从下人们的聊天中他知道髡人修了几条路,但是却没想到髡人已经用一条宽达四丈左右的大路将安允九村十八寨全都连接了起来,向西一直拓展到了紧邻安南国的边界才停下来。髡人丝毫没打算停止修路的打算,他们将方向转了转,直接从东方港向着北面一路修了上去,现在已经修过了北海前二十里的大山,看髡人们的意思,似乎是打算三月份之前就把大路一直修到北海城下。修路自然是为了百姓出行方便,但是最大的用途定然不会只是为了百姓出行,他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髡人的军队在向西的大道上跑步,每个士兵都是全副武装,背着各自的武器,比人还高的行囊,拖着巨大的火炮,快速地跑步行军在这样的大道上。
说起军队,周晋峰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军队是他所见过的最训练有素的了,别说是自己在城西千户所里看到的那些松松垮垮指挥抓锄头不知道挥刀的军户,就算是自己进京赶考时见到过的那些京城御林军,比起这些中国人普通的军队而言,都有很大的差距。平时站队列时一个个站立在那里就如同一棵棵坚实的松树一般挺拔,队列开进的时候就如同一堵墙在移动一般气势恢宏,髡人还特别邀请他去看过好几次步枪打靶和炮兵射击,纷飞的弹片、腾空而起的目标、弥漫的硝烟让他在一瞬间就明白了髡人宣示的武力。不过髡人就算是不宣示他也是很清楚的,人家才五百人刚到安允沙滩的时候,就把他几千人的乡勇和军户给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中国人的军队已经超过几千人的规模了,海里有大船,天上还有天舟,想要平定他们,别说是十万大军,就是二十万安南军队对区区一千多髡人驻守的那个叫沙巴克的城堡都打不下来,反而还给打得一路溃退逃走了。
按理说周晋峰应该不会想要跟髡人商量借兵的事情才对,髡人自打一来到安允,就闷着脑袋建城,建好了之后过年时就呼啦啦的又是升旗又是建国的,现在已经是俨然敌国之态。但是要说是敌国,却又全然不是一副要与武朝作对的样子,若是如同那些反贼一般,一起事就黑压压涌进城里杀官造反抢钱分粮的话,他周晋峰应该是第一个要挂掉的,但是人家自打反击自己派出的大军成功之后不仅没兴趣进攻县城,反而很高兴与自己派去的张如松进行联络,交还尸体,与李喜珏谈判,虽然狮子大开口的要了六万两银子的赔偿,但是却可以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手段抵消,最后安允城一个铜子也没付出就搞定了这件原本应该要让自己丢乌纱帽的大事。接下来发生的“剿匪”就让周晋峰更加看不明白了,这群髡人自己不就是海贼吗?怎么还要剿匪?当时东方港城外大小匪帮十多股,沿路打劫百姓和商队,百姓求助于周晋峰,周晋峰却因为派兵进攻东方港而损失了大量的民壮和军户,因此无能为力。结果百姓直接就去求助于当时还被普遍称之为“髡贼”的那帮髡人,没想到的是,人家髡人竟然一副守土有责的势态,直接出动了几乎全部兵力,不断地分割包围歼灭各股匪帮,将他们打得大败,除了一部分被打死或者被俘外,绝大部分逃出安允地界不敢再回来,倒是听说一小股土匪跑到东方港城外的海潮寺里出家当了和尚,髡人似乎忌惮和尚,因此也就没有再追究。髡人们打死和俘虏了那么多土匪,不但没有朝自己邀功,反而将这些俘虏和首级送到自己这里来,听由自己处置,换得的赏银髡人连看都懒得看。更让周晋峰觉得奇怪的是,人家虽然说已经算是建立了“中国”,却按照武朝的法令交粮赋,还一点都不少交,这就让他闹不明白到底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中国人对于武朝是有好感的,至少不是恶意,即便是自己这边一开始恶意对付他们,人家也是以德报怨,这让一开始丢了地吓得想要上吊自尽的周晋峰彻底放了心,现在也开始与髡人有了正常的交流。
中国人中似乎有一种很奇怪的态度,对于现在的武朝相当不看好,往往随便一两个年轻元老就能够拿着武朝的一些政体直接进行批判,这让周晋峰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不过好在天高皇帝远,那魏忠贤也是同样远,一时半会应该怪罪不到自己头上来。但是周晋峰从他们的这些态度中却能够感受出一种他们对武朝的善意,因为他们所说的都是武朝确确实实的不足,他还听不少元老说起过,就以这中国的军队,能够横扫辽东,让辽东的那些“通古斯猴子”死无葬身之地,这当时就让他心生一个念头,可否请髡人出兵帮助平定辽东的乱局呢?至少看现在的这个态势,中国人的军队似乎是很有能力的。现在既然他在北海参与出兵会议讨论,不由得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实话,周晋峰的意见是很合黄秋生的胃口的,这群髡人现在在安允边的那个“东方港”搞得风生水起,这让他看在眼里,馋在心里,同时也急在心里。馋自然是馋东方港的大把银子,根据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东方港一天进出口的流水银就是几千两之多,现在东方港连增发辅币都是开始用银子——铜需要用来制造子弹壳和工业品原料,相比之下银虽然价值更大,但是用来制造钱币比铜造成的损失反而更少。这么多的银子每天都盘踞在东方港里,这群髡人简直就是睡在小钱钱上,让黄秋生惦记得有点睡不着觉的感觉;而他急的是髡人的势力正在一天天的增加,从他上次和髡人在北海会面时见到的髡人使用的那些武器,一个比一个犀利,就连他们赠与刘传志的那些他们看不上眼的武器,也远远甩了武朝军备十几条街不止,这些髡人的舰队在海里打得以前能够大败郑和舰队的迈德诺人抱头鼠窜,现在更是发展出了能够在天上飞行的天舟,再假以时日,别说平定髡贼了,就算是派出朝廷天兵来,怕是也动不得髡人分毫了。
周晋峰的意见给他打开了眼前一扇窗,髡人曾经和刘传志交涉过,想要获得一个正式的身份,更还想要派一队人进京献礼,无非还是想要直接走皇帝的路线来获得名正言顺的身份。现在他得到了命令要从安南省派出军队进入山西助剿,但是却没有办法凑出开拔银子来动员部队,那么现在不妨就跟髡人交涉一番也不错,如果他们能够派兵协助作战,等到结束之时,想办法给他们整一个身份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度。
屋内顿时死一般的寂静,众人都愕然当场,眼光投向发出声音的方向,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说话的人是安允县令周晋峰。
周晋峰这段时间其实在安南省也算得上风生水起了,由于东方港的髡人持续不断地给他送去不少的好处,首先是大批的山贼俘虏和首级,让他从北海换来了大量的银子;接着髡人的“商贸部”给了他一份特别文书,给予他进货一定数额时能够得到一定量的优惠,他虽然说没有做生意,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能将这份文书借给别人用,安允当地几个大户凑了几千两银子来给他,借走了这份文书,这些大户从交易中赚了多少他不知道,但是就从这些大户们每月都会给自己送来五百两银子的花销就能猜到他们肯定赚得盆盈钵满。他虽然也想要更多的钱,但是作为官员、读书人,他知道士农工商中商的等级是最低最劣等的,他不屑于去亲自从事这样的工作,只需要把一份文书租借出去,就能坐在家里来钱,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钱从哪里来的,他也不用操心,髡人没来之前他几年下来也就存了三百两不到的银子,为了想要在卸任之前存满自己的养老金算得上是想破头也是解决不了的,估计即便是能在卸任时存满十万两简直就是做梦。相比起以前每年收秋赋的时候,要从农民的收粮中敲骨吸髓地攫取为数不多的那么一点财富,还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现在这般简直是如同进了天堂一般。
而且髡人这两年来包揽了安允的粮赋——人家压根就不理会所谓的鱼鳞册上的记录,更不理会粮吏们的交粮要求,只是按照十税一的比例上缴了粮食。这个举动就让粮吏们非常尴尬了,根据武朝的赋税,即便是加上了现在的辽饷、剿饷和练饷之后,还得乘以三倍才到十税一。这样的举动让粮吏们的之前鱼鳞册上七涂八抹的那些各种各样只有自己能够看懂的标记已经完全丧失了价值,因为安允本地的土地基本上已经被髡人全部承包了,剩下没有承包的土地基本上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些土地的所有者自己费心费力打理,结果产量上比被承包出去的田地要少很多不说,还耽误了自己打工挣钱的几率,相比较之下,许多中小地主已经放弃了自营土地的选择,转而向农委会咨询是不是可以把手里的土地承包出去了。
有了髡人这么一折腾,让那些粮吏们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原本根据每亩地九厘银,折合到粮食也不到十斤。往年农民为了少交粮赋,粮吏们为了多收粮赋,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手法过招,什么大斗进小斗出、堆尖等手段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让一堆穷酸秀才在旁边尖酸刻薄地一通讽刺——他们当然有兴趣,因为读书人是不需要交一定份额内的粮赋的,这是武朝法律规定的。因此这些秀才们名下往往就有人投效,将田地转到秀才名下,能够合法避税。至于那些遇到灾祸卖地的老百姓,有时候黑心的买家会买通粮吏,在鱼鳞册上记上一笔,将田产过户而不将赋税过户,到了秋赋时分粮吏们照样找老百姓收税,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每年秋赋收下了,总要有不少百姓来到周晋峰衙门前鸣冤告状的,闹的他几个月都不得安宁。
但是现在髡人承包了土地,就连同上面的秋赋一块儿承包了,这次秋赋时人家直接运了好几千石粮食过来,把粮吏们弄得一头两个大,连存粮的地方都找不到,最后怯生生地跟送粮的髡人交涉看能不能换成银子。谁曾想带队的真髡竟然满脸笑容一口答应了,原来人家原本就打算用银子支付,只是不知道具体要多少银子这才不得不先带着粮食过来开路罢了,一听说可以用银子,二话不说就把粮食带回去了,第二天就带着一大车装满了银币的箱子过来缴税。这可就给周晋峰他们省事了,以前每年无论是收银还是收粮,都要搞得本地鸡飞狗跳,如果是收粮还好点,大家带着粮食去交就是了,但是如果是收银子,那么就必须要把自己的粮食先卖了换成银子。同一时间这么多人一起卖粮食,自然就卖不起价,所谓米贱伤农就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他周晋峰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任由那些粮贩子去随意侃价。不过现在髡人这里,种粮的是他们自己,粮食什么价他们自己说了算,反而不在乎粮价怎么变化。
没有了鸣冤告状的老百姓,也没有了为了粮食重量不均吵闹的佃户,更没有了每年被抓到衙门里催粮打板子站笼的“刁民”,今年的周晋峰倒是清闲得让他自己都觉得很不自在,因此经常到自己领地里去视察一番,这不视察不打紧,一视察才真的吓了一大跳。
从下人们的聊天中他知道髡人修了几条路,但是却没想到髡人已经用一条宽达四丈左右的大路将安允九村十八寨全都连接了起来,向西一直拓展到了紧邻安南国的边界才停下来。髡人丝毫没打算停止修路的打算,他们将方向转了转,直接从东方港向着北面一路修了上去,现在已经修过了北海前二十里的大山,看髡人们的意思,似乎是打算三月份之前就把大路一直修到北海城下。修路自然是为了百姓出行方便,但是最大的用途定然不会只是为了百姓出行,他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髡人的军队在向西的大道上跑步,每个士兵都是全副武装,背着各自的武器,比人还高的行囊,拖着巨大的火炮,快速地跑步行军在这样的大道上。
说起军队,周晋峰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军队是他所见过的最训练有素的了,别说是自己在城西千户所里看到的那些松松垮垮指挥抓锄头不知道挥刀的军户,就算是自己进京赶考时见到过的那些京城御林军,比起这些中国人普通的军队而言,都有很大的差距。平时站队列时一个个站立在那里就如同一棵棵坚实的松树一般挺拔,队列开进的时候就如同一堵墙在移动一般气势恢宏,髡人还特别邀请他去看过好几次步枪打靶和炮兵射击,纷飞的弹片、腾空而起的目标、弥漫的硝烟让他在一瞬间就明白了髡人宣示的武力。不过髡人就算是不宣示他也是很清楚的,人家才五百人刚到安允沙滩的时候,就把他几千人的乡勇和军户给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中国人的军队已经超过几千人的规模了,海里有大船,天上还有天舟,想要平定他们,别说是十万大军,就是二十万安南军队对区区一千多髡人驻守的那个叫沙巴克的城堡都打不下来,反而还给打得一路溃退逃走了。
按理说周晋峰应该不会想要跟髡人商量借兵的事情才对,髡人自打一来到安允,就闷着脑袋建城,建好了之后过年时就呼啦啦的又是升旗又是建国的,现在已经是俨然敌国之态。但是要说是敌国,却又全然不是一副要与武朝作对的样子,若是如同那些反贼一般,一起事就黑压压涌进城里杀官造反抢钱分粮的话,他周晋峰应该是第一个要挂掉的,但是人家自打反击自己派出的大军成功之后不仅没兴趣进攻县城,反而很高兴与自己派去的张如松进行联络,交还尸体,与李喜珏谈判,虽然狮子大开口的要了六万两银子的赔偿,但是却可以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手段抵消,最后安允城一个铜子也没付出就搞定了这件原本应该要让自己丢乌纱帽的大事。接下来发生的“剿匪”就让周晋峰更加看不明白了,这群髡人自己不就是海贼吗?怎么还要剿匪?当时东方港城外大小匪帮十多股,沿路打劫百姓和商队,百姓求助于周晋峰,周晋峰却因为派兵进攻东方港而损失了大量的民壮和军户,因此无能为力。结果百姓直接就去求助于当时还被普遍称之为“髡贼”的那帮髡人,没想到的是,人家髡人竟然一副守土有责的势态,直接出动了几乎全部兵力,不断地分割包围歼灭各股匪帮,将他们打得大败,除了一部分被打死或者被俘外,绝大部分逃出安允地界不敢再回来,倒是听说一小股土匪跑到东方港城外的海潮寺里出家当了和尚,髡人似乎忌惮和尚,因此也就没有再追究。髡人们打死和俘虏了那么多土匪,不但没有朝自己邀功,反而将这些俘虏和首级送到自己这里来,听由自己处置,换得的赏银髡人连看都懒得看。更让周晋峰觉得奇怪的是,人家虽然说已经算是建立了“中国”,却按照武朝的法令交粮赋,还一点都不少交,这就让他闹不明白到底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中国人对于武朝是有好感的,至少不是恶意,即便是自己这边一开始恶意对付他们,人家也是以德报怨,这让一开始丢了地吓得想要上吊自尽的周晋峰彻底放了心,现在也开始与髡人有了正常的交流。
中国人中似乎有一种很奇怪的态度,对于现在的武朝相当不看好,往往随便一两个年轻元老就能够拿着武朝的一些政体直接进行批判,这让周晋峰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不过好在天高皇帝远,那魏忠贤也是同样远,一时半会应该怪罪不到自己头上来。但是周晋峰从他们的这些态度中却能够感受出一种他们对武朝的善意,因为他们所说的都是武朝确确实实的不足,他还听不少元老说起过,就以这中国的军队,能够横扫辽东,让辽东的那些“通古斯猴子”死无葬身之地,这当时就让他心生一个念头,可否请髡人出兵帮助平定辽东的乱局呢?至少看现在的这个态势,中国人的军队似乎是很有能力的。现在既然他在北海参与出兵会议讨论,不由得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实话,周晋峰的意见是很合黄秋生的胃口的,这群髡人现在在安允边的那个“东方港”搞得风生水起,这让他看在眼里,馋在心里,同时也急在心里。馋自然是馋东方港的大把银子,根据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东方港一天进出口的流水银就是几千两之多,现在东方港连增发辅币都是开始用银子——铜需要用来制造子弹壳和工业品原料,相比之下银虽然价值更大,但是用来制造钱币比铜造成的损失反而更少。这么多的银子每天都盘踞在东方港里,这群髡人简直就是睡在小钱钱上,让黄秋生惦记得有点睡不着觉的感觉;而他急的是髡人的势力正在一天天的增加,从他上次和髡人在北海会面时见到的髡人使用的那些武器,一个比一个犀利,就连他们赠与刘传志的那些他们看不上眼的武器,也远远甩了武朝军备十几条街不止,这些髡人的舰队在海里打得以前能够大败郑和舰队的迈德诺人抱头鼠窜,现在更是发展出了能够在天上飞行的天舟,再假以时日,别说平定髡贼了,就算是派出朝廷天兵来,怕是也动不得髡人分毫了。
周晋峰的意见给他打开了眼前一扇窗,髡人曾经和刘传志交涉过,想要获得一个正式的身份,更还想要派一队人进京献礼,无非还是想要直接走皇帝的路线来获得名正言顺的身份。现在他得到了命令要从安南省派出军队进入山西助剿,但是却没有办法凑出开拔银子来动员部队,那么现在不妨就跟髡人交涉一番也不错,如果他们能够派兵协助作战,等到结束之时,想办法给他们整一个身份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度。